很多人都有排便出血嘅經驗,但第一時間不一定會聯想到痔瘡。其實,痔瘡係一個非常普遍嘅肛門問題。不過,並非所有出血都等於痔瘡,如果掉以輕心,反而可能錯過其他更嚴重嘅疾病。本文幫助大家初步了解痔瘡相關嘅出血特徵同需要注意嘅情況。
Q1:排便出血有機會與痔瘡有關嗎?
A1:排便出血確實可能與痔瘡有關,但並非唯一原因。痔瘡是肛門和直腸血管墊腫脹或發炎所引起的常見症狀,通常會出現鮮紅色血液在大便表面、抹手紙或馬桶水中,尤其是內痔。
然而,排便出血亦可能由肛裂、大腸瘜肉、炎症性腸病,甚至大腸或直腸癌等其他疾病所引起。單憑出血的情況無法確定病因,如果出血持續或伴隨其他異常,例如腹痛、體重下降或排便習慣改變,就應及早求醫,接受專業診斷。
Q2:痔瘡出血有何特徵?
A2:痔瘡出血通常呈鮮紅色,血液可能直接附著在大便表面,抹手紙上亦可見血跡,甚至會滴入馬桶水中。內痔在多數情況下出血時通常不會伴隨明顯痛楚,因此不少患者可能只在抹手紙上發現血跡而未察覺其他不適;相對而言,外痔則較容易引起明顯腫脹、痕癢甚至疼痛,尤其在排便或長時間坐下時更明顯。
大部分患者的排便習慣不會因此改變,大便形態亦維持正常。但若血液顏色由鮮紅轉為深紅或暗紅,排便習慣出現明顯改變,如便秘、腹瀉或排便頻率異常,或伴隨腹痛、體重下降、疲倦等身體不適,就需要提高警覺,留意是否存在其他腸道疾病,例如大腸腫瘤及癌症。
Q3:甚麼情況應立即就醫?
A3:若排便出血持續不止或血量較多,或出現頭暈、虛弱、心跳加快等缺鐵性貧血徵象,應立即求醫。此外,排便習慣或大便性狀出現異常,或者出血持續超過一星期,甚至伴隨劇烈痛楚,都屬需要即時就醫的警訊。醫生通常會進行肛門指檢、肛門鏡或直腸鏡檢查,如有需要會安排大腸鏡,以確定是否為痔瘡或排除其他潛在疾病。及早診斷與治療,不但可以緩解痔瘡症狀,也有助預防貧血或其他腸道疾病。
排便出血雖然常見,但不應掉以輕心。雖然痔瘡是最常見的原因,但其他腸道疾病亦可能出現相似症狀。若發現血量持續、顏色異常或伴隨腹痛、體重下降、疲倦等狀況,應及早求醫,接受專業檢查。及早診斷不但可以舒緩痔瘡症狀,也有助排除或治療其他潛在腸道問題,保障日常生活質素。保持良好排便習慣、健康飲食與定期檢查,是照顧腸道健康的重要一環。
#痔瘡 #排便出血 #肛門健康 #腸胃健康 #內痔 #外痔 #便血警訊 #大腸健康 #直腸疾病 #缺鐵性貧血 #痔瘡症狀 #排便異常 #腸道疾病 #便秘問題 #痔瘡預防 #健康生活 #醫生解答 #專科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