痔瘡手術後的護理秘笈!幾招讓你遠離復發困擾!

痔瘡手術後的護理秘笈!幾招讓你遠離復發困擾!

剛做完痔瘡手術,很多人會擔心「傷口怎麼照顧?」、「會不會復發?」其實,只要掌握正確的術後護理方法,疼痛可以減輕,傷口也能更快癒合,復發風險也能降低。以下整理醫生建議的重點,幫助你安心康復。

Q1:醫生,我剛做完痔瘡手術,有甚麼術後護理要注意?
A1: 痔瘡手術後的護理對於康復至關重要,主要目標是控制疼痛、促進傷口癒合與減少併發症。建議採取以下措施:
  1. 止痛管理:遵照醫生指示定時服用止痛藥,不要等到疼痛加劇才服用。這能減少排便時的不適,幫助患者順利度過術後前幾天的高峰疼痛期。
  2. 溫水坐浴:每天 2–3 次,每次 15–20 分鐘,尤其在排便後進行。溫水可舒緩肛門肌肉痙攣,減輕腫脹與疼痛,促進血液循環,幫助傷口癒合。
  3. 輕度活動:如短距離散步,可促進血液循環,減少腫脹並加速康復,同時有助腸道蠕動,降低便秘風險。
  4. 傷口清潔:排便後用溫水清洗肛門,避免使用粗糙衛生紙,以減少摩擦與刺激,降低感染風險。
  5. 坐下的時候可以用中間空心的軟墊,減輕痛楚
  6. 高纖維高水份飲食保持大便暢通,減輕排便時的不適
術後護理的重點是短期內改善舒適度與傷口癒合,為康復打下基礎。
Q2:痊癒後要如何避免痔瘡復發?
A2: 即使手術成功,痔瘡仍可能因不良生活習慣復發。預防復發的重點包括:
  1. 保持良好排便習慣:避免長時間坐在馬桶上或過度用力。每天定時排便,順其自然,不憋便。
  2. 高纖維飲食:多攝取全穀類、蔬菜、水果和豆類,保持大便柔軟,減少肛門壓力。
  3. 充足水分:每天至少 6–8 杯水,幫助腸道運作順暢,避免便秘。
  4. 適度運動:如散步、輕度伸展,促進腸道蠕動與血液循環。
  5. 避免長期久坐或提重物:長期增加腹內壓會刺激痔瘡復發。
  6. 維持健康體重:過重會增加腹部壓力,影響肛門血管,增加復發風險。
重點在於建立長期可持續的生活方式,這樣能有效降低痔瘡復發機會。

康復不僅依賴手術本身,更需要患者的積極配合。從疼痛管理、飲食調整到生活習慣改變,可有效減輕術後不適,加速傷口癒合,並降低痔瘡復發的機會。透過這些細心護理,患者能更快回到正常生活,享受舒適健康。

#痔瘡手術 #術後護理 #疼痛管理 #溫水坐浴 #高纖維飲食 #便秘預防 #生活習慣調整 #康復指導 #醫療建議 #健康生活 #肛門護理 #術後飲食 #軟便劑 #輕度運動 #散步 #排便習慣 #衛生習慣 #傷口癒合 #復發預防 #患者教育 

分享這篇文章
查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