痔瘡是很多人都會遇到的問題,常常會出血、痕癢或覺得肛門有東西卡住。很多人會擔心,痔瘡會不會變成脫肛,影響生活。這篇文章將會說明痔瘡的症狀以及痔瘡和脫肛的分別,讓你更了解怎樣分辨。
Q1:蕭醫生,甚麼是痔瘡?
A1: 痔瘡是肛門與直腸末端血管墊異常膨脹或腫脹所形成的情況。肛門上部的血管墊是正常人士都有的組織,如果血管墊發大出血或脫出,便稱為痔瘡。
Q2 :那麼痔瘡有什麼症狀?
A2:痔瘡症狀依嚴重程度不同而異,主要包括:
- 肛門疼痛:腫脹血栓的時候會有劇烈痛楚感覺,讓病人坐立不安,要服用消炎止痛藥才能緩解症狀
- 大便帶血:排便後出現鮮紅血液,可能附著在大便表面或衛生紙上。
- 痔瘡脫出:痔瘡突出垂脫令病人在站立與坐下時都有異物感,甚至便急感覺
- 肛門痕癢:痔瘡突出或黏液滲出時,刺激肛門皮膚,引起不適。
Q3:生痔瘡會導致脫肛嗎?
A3:痔瘡與脫肛並不相同。痔瘡本身通常不會直接導致脫肛,但嚴重內痔(第三至第四級)在排便或用力時突出,外觀上可能與輕度黏膜脫出混淆。
*第三級:痔瘡大部分時間都掉出肛門外,特別是在排便、久站、負重或咳嗽時,需要用手將其推回肛門內
*第四級:痔瘡凸出於肛門外,無法將其推回肛門內,是內痔中最嚴重的情況
- 痔瘡突出:血管墊或黏膜滑出肛門口,多可自行或手動回縮。
- 脫肛:直腸黏膜或直腸全層從肛門滑出,範圍更廣,可能伴隨排便困難或失禁。
若患者出現無法復位的腫塊或大量分泌物,應盡快就醫,以確認病情並選擇合適的痔瘡治療或脫肛治療方式。
痔瘡是一種常見疾病,典型症狀包括出血、疼痛、腫塊感及排便不盡感。透過規律排便、增加纖維攝取、避免久坐及過度用力,多數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症狀。若病情嚴重或影響生活品質,則建議尋求專業醫生協助,評估是否需要痔瘡手術或其他治療。
#痔瘡 #痔瘡症狀 #痔瘡治療 #內痔 #外痔 #痔瘡出血 #痔瘡腫塊 #痔瘡痛 #痔瘡護理 #痔瘡藥膏 #痔瘡手術 #痔瘡保養 #脫肛 #脫肛症狀 #排便不順 #肛門健康 #腸道保健 #痔瘡預防 #痔瘡與脫肛分別 #健康生活